周政华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在北京很多老旧居民楼里,电梯门开时,迎接你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妇女,她通常面无表情地坐在张油漆斑驳的靠背椅上,手持鞋拔子帮你捅一下楼层按键。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在本已狭窄的电梯轿厢空间里,完全没有理由再安排一个电梯员还有为电梯员配备的靠背椅和小桌子。但是对于政府来说,创造一个就业岗位以及由这个就业机会带来的社会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确实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一大责任。英国金融时报刚刚评选出了2016年度最佳商业图书——《机器人时代:技术、工作与经济的未来》。作者马丁·福德认为,机器人的日益普及导致的一个灾难性后果是,传统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大量就业岗位将消失殆尽,从最初的电子厂流水线的工人,到律师、医生、甚至软件程序员都有可能被具有高度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取而代之。马丁·福德把机器人的崛起视为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科技的剧变,他非常担心未来大范围失业将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
马丁·福德的预言,中国早已上演,并非新鲜事。在过去二十年,中国制造业崛起,不仅建成了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所有工业门类,同时还在2010年超越美国上升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是,就在中国制造业产值实现数十倍增长的同时,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仅增长了20%。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中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为8043万人,十年后的2010年这一数字仅增长至9924万人。更令人费解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在中国国民经济19个部门中仅列第14位,是最低的五个部门之一。这一现象,被经济学界描述为“中国制造业的无就业增长之谜”。
后来,经济学家研究发现,中国的制造业的崛起有着特殊的背景。首先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纺织厂、钢铁厂为代表的大批国企倒闭,中国的制造业就业岗位凭空蒸发了二千多万,王兵导演的纪录片《铁西区》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把国企从一般制造业挤压出去的正是民营企业,相对于国企来说,民营企业直接以利益为导向,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所需的员工仅为国企的一半甚至更少。因此,当中国制造业主体从国企向民企转换过程,大批冗余岗位就被彻底精简了。
导致中国制造业出现零就业增长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自动化技术大规模应用。这种应用不仅发生在以芯片制造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目前甚至在食品、饮料、养殖等传统加工制造行业,自动化程度之高早已超出一般人的预期。在河南漯河双汇的标准车间中,一头猪从屠宰、清洗、分割到输出为火腿肠,数十个生产流程、数万平米的车间里,全部由十来个员工操控机器(确切的是监督机器)完成。
中国的人口比美国和欧洲相加还要多,因此,在机器人抢夺就业岗位上,中国完全应该比美国人更紧张。但现实情况是,当流水线上的焊接工、组装工被机器人取代的同时,服务行业却在创造更多海量行业——快递、美甲、按摩、教育辅导、心理咨询、催乳、老人看护,这些都是机器人目前尚且无法提供的服务。一些需要人类情感交流和更高智慧支撑的岗位目前人工智能仍然无法提供。机器人可以完美地焊接汽车的门框,可是面对一个三岁孩子的哭泣却全无办法;尽管从彭博社到腾讯网都开始使用软件来编写简单的证券资讯,但是重磅财经扒粪新闻仍然需要老练的记者和编辑通力合作完成。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人类不仅不应该感到恐惧,相反我们应该庆幸和感恩。如同马丁·福德把机器人的崛起放置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观察,我们应该感谢机器人把人类从单一重复、脏乱累的体力活儿解脱出来时,腾出大脑和双手去从事更有创造力的职业。如果不是这样,本文作者这会儿可能还在某个稀树草原上收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