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推广费用,节操什么的只能是呵呵呵呵。你要用心去揣摩市场管理者的需求,甚至有时候他们一直没给你回应,但是还是会暗地里骂一声“哔—”然后继续腆着脸:“哥,咱的应用明天能上专题不?来深圳请你吃鸡煲啊.”(本期开始在底部将会刊登上期读者提出的问题,欢迎留言提问)
抱市场大腿,你得先知道大腿在哪里第一次做运营的同学,可能把应用上传到了市场之后,就只是单纯地等待市场审核人员去审核你的应用。如果在你的市场推广计划中,对应用的发布时间有限定,那么只是等待是绝对不可以的。
仔细翻翻市场的开发者后台,看看有没有相关审核人员的联系方式(QQ或者邮箱),主动去联系他们,礼貌地催他们。如果他们提供的是IM,那么在业务交往中,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跟他们套近乎,要资源。
(应用宝底部的联系方式)
如果没有的话,怎么办?
去找到知道他们在哪里的人
从上一点你已经知道各大市场都会有自己的QQ群(比如木蚂蚁开发者群,小米开发者群),一般你要找某个市场的群,试试看“市场名+开发者”进行搜索。要是再没有的话,去你使用的第三方工具交流群(里面聚集了相当多的开发者)——比如上期介绍过的腾讯云分析交流群里去问,或者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BD”等关键词去搜索一些运营人员聚集的QQ群,跟他们询问相关的信息。
有点意思的是,过去我在进行各种加群的行为时,总能在每个群里发现其他群里认识的运营人员。通常一进群,就会有熟悉的ID过来打招呼。记住这些人,并且加他们为好友,如果你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精力也很有限,可以直接向他们询问,有点像”百事通“的他们,一般都会给你想要的答复。
如何跟市场要免费资源应用市场免费合作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①、编辑推荐(关系维护,运营人员给予推荐)
是的,虽然说加群聊天的行为比较耗时间,但是如果和市场编辑聊爽了,说不定他最近正在策划的一个专题里面,就可以一爽之下给你一个位置。曾经有一次和同是摄影爱好者的一个编辑聊旅游摄影聊到相见恨晚,最后我获得了一个首屏的位置(前提是你的产品要够好,不然就坑人了)。
②、新版首发(资源唯一性)
首发合作最好是新应用第一版和已经有口碑的应用,这样的首发能带给合作市场唯一的导流,一般能换到市场内首屏的位置。
而运营人员需要准备的步骤如需下——
1.首发时间的确定(确定渠道给的位置)
2.按照首发要求提前做好包(首发LOGO、截图、微博微信配合、应用内推荐)
3.软件测试
4.传包到首发平台(进行广告宣传,查看首发的位置,量级变化)
5.首发过后更新其他渠道的包(包括官网,手机下载页的包)
6.首发数据总结
③、资源互换(品牌资源互换、宣传互换推量)
可以跟其他app或渠道换量,最好是跟量大于自身的去做换量,但是量千万不要悬殊过大,否则很容易被鄙视。而这个换量,出现的位置一般是在合作app的比较深的位置,用户不是很容易发现,所以千万不要被对方一忽悠,听对方说这个位置量有多少,就傻傻地用自己的好位置去换对方的位置。如何避免被忽悠呢,要做好数据监控。
1、评估下要不要换,用户群是否有重叠,重叠度大不大,是否竞争关系,以及对方的品牌形象
2、按照换量要求,交换素材上架。
3、后台数据监测带量情况(专门打一个活动应用包,内嵌特殊的渠道符)。
4、查看对方APP,确认位置。
5、根据数据调整位置、或者要求对方调整位置等 。
④、活动合作(专题活动、投票活动、评选活动、论坛活动、微博活动、其他下载活动)
来源:关注开发者活动版块;负责活动渠道负责人;和别家app联合、节日活动、专题活动和小编推荐等
微博、微信宣传配合
确认活动位置,排名、banner(需要设计要提前设计好)
数据监测(专门打一个活动应用包,内嵌特殊的渠道符)。
关注竞争对手的活动
总结如果是一个新应用,建议首先采用新版首发,因为“没有历史”,编辑对你这个应用判断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所以要资源比较容易一点,一般能要的资源为是“新应用”“新秀应用”之类的位置,会在首页timeline或者是tap栏目中曝光一次。
接下来,在已经发布的市场评论中,发动群众去刷好评,然后跟编辑说我们的应用首发不错哦,能不能给个推荐位呀最近双十一要开始啦,大家的包裹多起来啦,可以做个购物专题,把我这个查快递的放进去呀哄着哄着,编辑推荐位就拿到了。
在这里要跟大家强调一点,就是编辑每天想专题也是很痛苦的,如果你能够站在他的立场帮他出谋划策,也是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方式。
上期提问解答Q:app运营前期还没有海量的用户,也没有足够的流量,是否只能靠砸市场推广费用来拉新?
A:在本期的文章中,介绍了四种免费的推广方式,前期建议使用新版首发的方式。
Q:所谓的运营第一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其实已经是第二步了。真的第一步的时候并没有大量的用户基础,或者说在前期测试的时候怎么监控用户的数据,分析用户的行为,了解玩家的喜好,是通过调研吗?
A:没有大量的用户,也要做数据监控,把新增用户和活跃度、留存率结合起来分析,能看出很多问题。这个问题有点涉及到产品经理在把握用户需求和感知市场的层面了,调研只是一种手段,最重要的还是产品经理对产品、市场、需求的落地方式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