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施柏鹏 中云网频道主编

推荐语:

田溯宁,被称为“中国宽带先生”,是中国最早一批的互联网弄潮者。身为企业家的他,却极为低调。幸运且巧合的是我第一次亲眼见他本人,不是在什么行业论坛,不是在某某年度会议,而是一场极为小型的讲座。他和《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坐而论道,畅谈互联网和技术的未来。那一刻,我觉得田溯宁更像一个思想家。读罢此文,又让人觉得这正如田溯宁一直以来的经历给人的启示,思想来自于行动,来自对前沿技术的不断反思。

20年前美国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我们差得太远了,所以在互联网的前几波进程中,我们只能玩命跟随,更不要谈创新创造。也正是因为互联网,人们的联系更密切,社会变得更透明,信息传递得更快,世界变得更加开放。开放使得全人类的智慧可以共享,先进与落后者的差距正在缩小。大数据,似乎又给了我们一个赶超先行者的机会。

大数据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因为数据种类的多样,数据量的庞大,让我们可以更好地重新认识这个社会,甚至重新认识自己。中国需要大数据,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底子中,重感悟和体验,不重视数据的逻辑分析,不重视实证,不重视差别。而大数据,正是一个开始,因为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更重视个人,重视千差万别的数据,可以更好地根据事实综合分析,发扬中国传统中综合分析的特长。

今天有大数据,未来还将有更多技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证明,技术会成为未来促进社会变革的正能量。

文章内容

拥抱大数据时代

文/田溯宁

这个世界的数据由两类组成:交易型的数据,是线性的,在牛顿力学的范畴之内,由理性思考的右脑产生并进行逻辑运算;大数据,则是离散的,属于量子力学的范畴,由感性思维的左脑生成情感类的信息。

典型的传统数据多来自银行金融交易、电信运营商的计费信息,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类公司。但今天,除了线性的交易型数据之外,来自雅虎、谷歌、Facebook这些门户网站、搜索网站和社交网站的用户生成信息,带来了随机的、发散的、弹性的、爆发式的大数据。

相较于传统数据,大数据更能反映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如今,一天之内人们上传的照片数量,就相当于柯达发明胶卷之后拍摄的图像总和。技术和需求的双重推动,会让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公司企业和个人意识到数据是巨大的经济资产,像货币或黄金一样,它将带来全新的创业方向、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

今天,硅谷的大数据科技公司大概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首先,像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这类公司,通过对用户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解决公司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广告推介等问题。

其次,像IBM和惠普这类公司,是通过整合大数据的信息和应用,给其他公司提供硬件+软件+数据的整体解决方案。

最后,新兴的创业公司则通过出售数据和服务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单个解决方案。这些公司更接近于把大数据商业化、商品化的模式。例如,Cloudera公司和Hortonworks公司出售企业信息化系统和商务智能系统等产品,将Hadoop开源平台商品化,大大降低了公司数据操作的难度。Factual公司则是个数据超市,Facebook、AT&T乃至美国《新闻周刊》都是其客户。

第一类公司将改变营销学的根基,精准营销和个性化营销将有针对性地找到用户,多重渠道的营销手段将逐渐消失。第二类公司将改变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策略制定方式,没有数据分析支撑的决定将越来越不具有可靠性。第三类公司将大数据商品化,这将带来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之后的新一波创业浪潮和产业革命。

同时,第三类大数据公司的针对性咨询服务会对传统的咨询公司产生强烈的冲击。即使是第二类提供整合服务的科技公司,也会因其系统和软件的垄断封闭性受到第三类开源大数据的挑战。

这三种公司类型在中国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在这一轮科技浪潮中,中国企业比任何一次反应速度都快,几乎可以说与硅谷“零距离”。 

目前,腾讯和百度都已经在应用Hadoop软件平台,淘宝和京东也在做用户分析和精准营销数据模型。新兴的大数据创业公司,则有提供工具系统的公司友友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和销售的天云科技,以及提供信息咨询算法的秒针系统等。以秒针系统为例,现在每天向大众汽车提供2.5亿条的数据,以准确分析哪些广告投入是无效的,以及观看人群的性别、年龄等个人特征。

我认为,还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大数据会孕育更多新的公司类型。因为“数据矿”就在那里,分析平台也已经成熟,现阶段是要用解决问题的视角,寻找数据分析师和懂得商业操作的人才,把数据分析产品化。

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也是是跨行业、跨领域、全方位的。在公司内部,从管理层到董事会,都应该认识到大数据即将带来的转型。将公司和行业之外的数据纳入分析并作为决策依据,是公司董事会、高管们都必须重新认识的内容。

而大数据发展的最大障碍,则在于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2009年,美国政府创建了data.gov网站,为大数据敞开了大门,公众能够通过这个网站获得各种政府数据。现在,在印度也有“数据公开”运动。中国要赶上这样一场大数据变革,政府应该首先开始公开数据,其次是企业,最后在个人。开放的、流通的数据是时代趋势的要求,闭关锁国最终拒绝的将是财富创造。 

云计算和大数据将注定带来一次革命以及世界观的改变。当你的客户都在互联网上,你的市场就在互联网上,如果缺乏对客户数据的判断对市场的了解,缺少的就是核心竞争力——企业的IQ。政府和个人也一样,都需要主动拥抱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节选自《中国应推进“数据公开”运动》
《哈佛商业评论》2012年10月

文章来源于腾讯云开发者社区,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