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iivichen 腾讯CSIG项目经理
特仑苏有一句广告词叫"做更好的自己",浅显易懂的鸡汤,背后是成长性思维。在2021新年伊始看2017年的愿望实现了么?这种朋友圈跨年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复盘,当然也是制定新年OKR(新立flag)的时候。这么看,是不是之前发的跨年朋友圈是不是不香了?
复盘来源为围棋,也叫“复局”,英文Replay,都是把做过的事情再重新演练或回顾的含义。是一种很好的回看机会,一次有效的复盘可以有助于在以后做的更好,是项目管理中的常用方法,也是容易掉坑里面的方法,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分享关于复盘会议的思考。
WHY - 为什么要复盘
为了更好的成长。初提复盘,会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以为复盘就是为了翻旧账,看看哪里谁做的不好。其实复盘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回头看以前做了什么,而是为了看以后怎样可以走的更好。这一点认知需要在复盘会议前达成共识。
WHAT - 围绕什么事情复盘
复盘的对象通常是针对某个阶段性工作,例如项目阶段性交付完毕、研发迭代结束、产品上线完毕等。在项目管理中,尤其是toB之后对复盘的诉求更强烈,不少团队在tob转型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在紧张的产品方案迭代中,在项目交付deadline的压力下,尤其需要暂停下来看是否可以做的更好。
WHERE - 在哪里复盘
在某个项目或专项事情做的不够顺利,团队迫切希望可以改善,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开复盘会议。在这种前提下,也容易出现在会上拔剑弩张的紧张气氛,因此这里有两点建议:
推荐线下面对面。虽然在线办公发展的如火如荼,但这类会议还是建议在线下,大家面对面的坐下来,放下手机和笔记本,专注且高效。比隔着屏幕的文字和语言,肢体语言和语气都可以更有效的发挥作用,缓解紧张情绪。
构建较轻松氛围。如果不涉及保密信息的话,在半开放的环境下大家会更容易放松下来,在前一阶段紧张的工作节奏中跳出来,有更多的思考和输出。
WHEN -什么时候复盘
在阶段性结束的一周内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新阶段还在酝酿中,过去一段时间的记忆和感受还很新鲜完整,对复盘的期望也是最高的。
WHO - 都有谁需要参与复盘
不同的角色中深度参与的人员,会提供不同的视角,可以保证复盘的全面性。另外,请尽量避免较高级别的领导参会,这样会影响问题的直接暴露。
HOW - 如何复盘
复盘会议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和常用的方法。
-
一定要有主持人。项目经理承担主持人的角色会更多一些。主持人来负责会前-会中-会后的会议准备和组织。具体工作包括会前搜集议题、安排时间和场地;会中控场、运用特定方法来引导整个会议流程、激发参会人客观回顾、表达观点,思考问题本质,沉淀出可执行的落地Action;会后记录并跟进具体事项的后续工作。
-
会中讨论内容使用六顶思考帽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保证有客观事实,也有有效输出。
白帽子,代表事实与数据,是实际现状,需要复盘。
黄帽子,代表利益和好处,即这次项目做的好的表现、流程、资产,值得沉淀下来后续继续发挥,需要复盘。这是肯定自己,鼓舞士气的好机会。
黑帽子,代表问题和不足,即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绿帽子,代表生机和修复,即如何修复黑帽子,如何解决问题。
红帽子,代表感性和情绪,表达对该项目的感受和看法。这里需要主持人注意一些控场技巧,这个环节需要对事不对人,不互相指责。这是偏感性的表达,是为了让团队有一个出口去表达。
蓝帽子,代表掌控,复盘会中用的较少。
复盘会议结束后的售后服务
PDCA循环是很适合复盘这个情境的,复盘会议结束之后,才是P的结束,需要继续执行D\C\A,才是复盘会议真正的意义。在Do的具体事项执行完毕之后,还应该去Check,这些做完之后是否真的解决了复盘会议中"黑帽子"环节提到的问题,是否还需要继续Adjuct。如此循环完成,才算完成一次复盘会议的使命。
复盘会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未来做的更好,在阶段性工作结束时,大家放慢节奏回顾整个过程中做的优与劣,并碰撞出解决方法和实际行动项,在落实完成后再去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需要调整策略进行改进。
近期热文
用“新”了解用户-数据赋能之路
【用研模型】价格敏感测试模型应用到内容研究中
eptest x优测:自动化测试的EPC之路
让我知道你在看